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业师资 正文

陈登红

发布日期:2022-05-02 来源: 作者:

陈登红(1986.11-),男,安徽潜山人,2005年-2014年本、硕博连读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6月入职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2018年于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后出站、2021-2023年东北大学与皖北煤电力学专业博士后优秀出站。

职称:教授、博导

电子邮件:ahhncdh@163.com

办公地址: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A407室、行政楼1023室

个人主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Chen-Denghong

主要研究方向: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深井巷道支护、煤基固废绿色充填开采、微波高效辅助破岩等。

教学工作

主要负责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协助实验室建设,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国家省级专业教学改革建设项目6项,参编教材2本,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获得省部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科研工作

在研和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EI论文12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已转化)、国家发明专利3项,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3套,第一完成人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7项。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资助,项目批准号:51974008,项目名称:深部高水平应力巷道围岩变形破裂演化规律与协调控制,2020.01-2023.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项目批准号:51504006,项目名称:轴向高水平应力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机理与破裂演化规律,2016.01-2018.12

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批准资助,项目名称:应用于煤矿巷道坚硬岩层的微波能高效钻孔关键技术研究,2020.12--2023.3

代表性论文论著:

[1]陈登红.深部高水平应力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稳定性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2.

[2]陈登红,王智鹏,袁永强,汤允迎.较低功率微波辐射三类硬岩失水升温损伤规律与声发射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01):168-182.

[3]陈登红,王智鹏,袁永强,等.较低功率微波辐射坚硬石灰岩损伤路径优化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2,(05):1021-1032+1040.

[4]陈登红,华心祝,段亚伟,成世兴.深部大变形回采巷道围岩拉压分区变形破坏的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16,(09):2654-2662.

[5]陈登红,华心祝,李英明,李迎富.回采巷道围岩分类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11):2240-2247.

成果奖励:

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2.连续3年指导4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1人获省优秀研究生论文,获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一等奖2项、参加安徽省大学生计算机获设计一等奖、参加首届安全学科大赛获一等奖共2项、指导本科生、硕士生撰写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0余篇。

个人荣誉:

首届国家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2012年),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2024年)、安徽省青年拔尖人才(2024年)、全国高校矿业石油与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22年),全国煤炭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2022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018年),2019年入选安徽理工大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9获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连续4年学校年度考核优秀,2021年获校教学质量考核优秀等次。

学术兼职: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会员、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会员;

3.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

4.《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编委、《煤田地质与勘探》青年编委、《金属矿山》青年编委、《煤矿安全》杂志审稿专家、《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s》审稿专家;

5.淮南市安全生产专家库成员

上一条:孙建

下一条:李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