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正文

大学就业求职陷阱

发布日期:2022-05-25 来源: 作者:

(一)常见陷阱

1.招聘公司陷阱

(1)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有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和保证金,更隐蔽的还包括服装费、档案管理费、培训费,这应是用人企业承担的成本),任何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都是不合法的。

(2)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部分招聘公司假借招聘之名获取个人信息。求职者不要对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单位”透露任何你的隐私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个人联系方式和银行账户等。

(3)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

招聘者会夸夸其谈,反复强调职位轻松且有高薪,以“没有学历本领要求,只需陪人聊聊天、喝喝饮料就可以月进万元"为宣传,以高档写字楼作为接待场所,很有可能是在引诱你加入传销、色情等其他非法机构。

(4)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招聘者为引起求职者的关注,将职位描述得美轮美奂,诱人加入,等到发现真相时已经为时已晚。

(5)借试用期榨取廉价劳动力

由于在试用期内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正式录用后差异较大,为榨取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以各种理由解雇求职者。

(6)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

当今很多企业在招聘时给出的薪酬中有许多的不确定收入或者给出一些虚假的承若,而求职者在之后正式任职后才会发现自己落入了公司招聘时设下的薪酬陷阱中。常见的薪酬陷阱有:

1)地区不同,工资不同

一些公司在给你谈薪资时会避而不谈工作地区的问题,当你聊到这些问题时,也会岔开这一话题,这时求职者就需注意,因为不同的城市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不同,薪资必定就会出现高低差异,而某些企业在招聘时告诉求职者一线城市的薪酬,导致许多求职者误入陷阱。

2)工资不等于薪酬

薪资一般是指公司给你提供的包括工资在内的所有福利待遇的价值总和,所以,工资不等于薪资,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些例子:

情况一:月薪3000,五险一金,节假日加班三倍工资,带薪年假7天(最多15天),包吃包住,另有公费旅游及节假日津贴,上下班免费接送车等。

情况二:月薪4500,不包吃住,没有五险一金,年假一共五天。

虽然钱少了1500元,但是第一个公司显然薪酬更高、待遇更好,如果将第一种情况的所有待遇+工资折算成现金,价值肯定不止4500元。所以,面试时一定要问清楚薪酬待遇是怎样的,而不要仅仅问工资多少,否则后面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陷入比较被动的情况之中。

3)只告知模糊的薪酬

有些公司只说:你的工资是3000--5000元,双休。这也算是一种薪酬陷阱,因为入职后没有明确工资待遇的,很容易存在隐患,而且往往只会给最低额度(即3000元)。因此,对于薪酬,一定要谈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并且一定要知晓工资每部分的具体组成。


2.合同陷阱

(1)“单方合同”

用人单位在合同中处处是“由甲方决定”“按照甲方的相关规定执行”等条款,无视乙方即劳动者应享受的权益。

[注意]面对这样的合同,劳动者应当谨慎签约。

(2)“押金合同”

用人单位在招工时以种种名目向劳动者收取风险基金、保证金、抵押金等,如果合同期内劳动者离职,这笔钱肯定要不回来。

[注意]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3)“幕后合同”

一些民营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时根本不与劳动者协商,也不对求职者看讲合同内容,甚至有些合同条款与法规相抵触。

[注意]劳动者如果签订这样的合同而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定该合同为无效合同。

(4)“性命合同”

一些提供带有风险工作的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不按劳动法相关规定提供劳动保,并提出“工伤自己负责”等条款。

[注意]劳动者如果签下这类协议,无疑是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

(5)“包身合同”

很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明确指出,3年内不得跳槽到同行业的公司工作,并扣下劳动者人事档案相要挟。

[注意]劳动部门提醒,非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不涉及商业秘密,不受这类合同的制约。

(6)“备份合同”

为了逃避劳动部门的检查,个别用人单位私下准备了至少两份合同,其中一份是假合同,内容完全的要求签订,但实际上并未按其执行,真正执行的是另一份合同。

[注意]劳动者一定要将自己亲笔签订的劳动合同副本收藏好,作为以后维权的依据。


3.“黑职介”陷阱

“黑职介”是指未经过批准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各种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擅自扩大经营范围,以及进行职业中介活动中的各种非法行为。

现在的“黑职介”一般都会挂一些虚假的招聘信息在网络上,当求职者递简历后就可以借此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或者以中介费、信息费等借口要缴纳各式各样的费用。这类“黑职介”一般给出的招聘信息对于求职者的要求较低,并且薪资又十分的优厚,这让许多的求职不顺的求职者看到后为之心动,从而导致被骗取大量的钱财。面对当今五花八门的黑职所,相关的专家为我们介绍了一系列的黑职所的诈骗手段:

(1)土匪型

行骗方式: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放带有“招聘员工”字样的桌子,以花言巧语诱骗求职者的身份证件,之后要求求职者缴纳报名费,如有不从,便雇佣打手。

小贴士:管好自己的证件,不要轻易出示。

(2)神龙见首不见尾型

行骗方式:在各地点张贴巴掌大的招工信息,没有详细地址,只能电话联系。接电话者会让求职者原地不动,发现无异样现象便将你带入老巢狠狠宰一刀。

小贴士:发现地址不符马上离开。

(3)骗取产品保证金型

行骗方式:热情的招聘方考察后便与你签订所谓合同,试用期一个月,并向你收取一定的产品保证金,承诺退还。但是这笔钱并不会归还给你。

小贴土:看清产品,了解市场后再掏钱不迟。

(4)交钱开工型

行骗方式:应聘时同意来者上班,但上班前需交各式各样的闲杂费用。

小贴士:对于上述行为应判断是否违规收费。(据规定职介机构在正式推荐前只能收取10元的建档费)

(5)联合行骗型

行骗方式:这些黑中介多以信息公司的名义发布招工信息,最后送往无用工需求或资格的公司;而后者通过代聘、代招聘方式,让有合法手续但操作违规的黑中介发布招工信息来欺骗求职者。

小贴士:保存数据,用法律维权。求职者应当具备点相关法律知识,并且有意识地保存收据、合同等证据。


(二)应对技巧

1.勤考察:培训广告不轻信

特点:培训学校名头大,自称师资力量雄厚。

应对:首先,要找到真正优秀的培训学校,可以通过咨询或实地考察学校的方式,不要轻易相信一些学校的宣传广告,例如“国内名师”,“专业权威”……,其次,许多企业看重的是“质大于量”,所以求职者的实战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最重要,而不是资格证书的多少。


2.护荷包:变相费用不埋单

特点:面试过程简单,录取容易;要求先缴纳培训费、服装费甚至违约金等。

应对:如果企业在应聘中草草结束面试,并要求求职者做纳任何形式的费用,那企业往往更在意的是你的“财”而不是“才”,所以求职者应该作出正确的判断,把握原则,依法维权。坚持不要在应聘的过程中向招聘单位缴付任何形式的费用或抵押证件。


3.细思量:认清蛊惑不上当

特点:招聘启事常挂,醉翁之意不在酒

应对:避而远之,启事广告往往对所需人才的必备条件简而化之,不要被他们考夸其谈的福利和薪酬所诱惑。求职者应核实一下这个企业的资料,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如:注意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在对方用移动电话与你联系时向其索要固定电话,面试前尽量通过固定电话预约面试时间及了解企业信息。


4.且留心:免受蒙骗坏心情

特点:应聘的职位与实际职位不符,公司总用各种理由糊弄过关。

应对:由于招聘张贴情况与实际情况相违背,招聘信息一般都十分精简;其次面试过程极为草率,面试完就通知被录用,但劳动合同迟迟不签。被录用的职位与实际不符,对方还会提出很不合理的要求。对此,求职者应冷静分析招聘信息的详略,观察面试官的专业性,回顾自己从面试到被录用的整个过程,看看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谨防上当受骗。


5.留备份:知识产权被盗用

特点:招聘是幌子,“召集”创意才是实质

应对:求职者在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可以准备两份,一份用于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并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自己的劳动成果。此外,求职者出于对自身知识产权的维护,在提交策划时最好附上“版权声明”,并要求招聘单位签收。


6.慎体检:各种体检押金

特点:专坑求职者的黑中介

应对:经常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又不清楚体检程序等空子,假装按照正常的招聘程序,依次进行面试、笔试体检等项目,向求职者收取近百元的体检费。决职者应事先询问清楚体检项目及费用,判断体检费用是否合理。

上一条:矿业工程学院举行院企对接促就业座谈交流会

下一条: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告